打开宣纸,是一块凹凸有致的茶砖,乌绿、灰白绿、茶褐色的茶芽与茶叶遍布其间,抚摸之,有强烈的凹凸感,细观之,少许金毫在一片静谧干爽的茶芽间闪烁温暖的毫光,似乎可以嗅见紧压茶的深厚芬芳。
然而,茶砖是可以打开的。这是一本书,连书口处也喷绘了茶粉特有的灰绿,形色俱在,茶香盈握。书的内容,是茶人悦木女士进山寻茶的感悟。这十年,她走遍大江南北,不仅遍访“养在深山人未知”的制茶基地,帮助当地茶农更新工艺,打通销路,更通过自己独到的审美,将中国地产植物的花、果、叶,通过晾晒、烘干、窨制等手段,提炼其曼妙的气息与滋味,大大拓展了中国茶的品鉴层次,令她布置的茶席,成为融合幽微感受的盛宴。
《中国植物的味道》一书汇集悦木女士行走、感悟与亲手制茶的心得,里面所有文章都曾是悦木在制茶、冲茶、说茶的过程中,以手机记事簿见缝插针写下的涓滴感受。她将珍藏的茶罐打开,成束的细长松针、填充普洱茶的小青柑、收藏十年的陈皮、仿佛迷你河豚的干刺梨、窨制过红茶的梅子干,还有通过特殊工艺焙制的花朵们,都带着记忆中难忘的气息奔来眼底,让悦木回想起茶农们憨厚的笑脸、得天独厚的果园与森林、转瞬即逝的花海、即兴而为的茶席,以及与茶友们在各种际遇下的重逢。她的书写由此一气呵成。
如果说,访茶、制茶、赏茶的故事,以及对中国植物的透彻理解,为这本书织就了光洁迷人的坯布,那么,对人与人、人与草木之间情感的浓墨重彩的书写,才成就了这本书的风骨。悦木笔下的人物,有山歌嘹亮的布依族姑娘,有穿着黄球鞋、带着竹背篓的95岁的赶集老人,有为红茶彻夜焙火的老茶农,还有一定要围住火塘来喝茶的侗族朋友……悦木书写与他们相逢的故事,穿插茶农与茶友们起伏跌宕的命运,如同为笔下的中国植物镀上深沉闪烁的颜色,添加铿锵有力的筋骨。也就是说,在与山间那么多的中国植物相逢后,悦木不再满足于传统茶道美学的传播,就像一个丝绸霓裳的缔造者不再满足于用桑蚕丝坯布来裁做衣裳,她努力走入山中茶友的生活,亲身体会他们的甘苦。书中对茶事活动与人情风俗的书写,就像“浸莨水、封莨水、过河泥”一样深入细致、不厌其烦,作者提炼出植物特有的色泽与香气,附以茶人的智慧与汗水,最后将作品成功转化为香云纱一样乌亮闪光的材质,既是自然的结晶,又是人文的结晶。
对情感与人文风俗浓墨重彩的书写,是《中国植物的味道》有别于其他茶席鉴赏、茶汤品味与植物探索类图书的“个性”。悦木从不讳言制茶之苦,她亲手尝试过“杀青”与“辉锅”,手要伸到300℃的铁锅里去,稍一犹豫,手掌上全是烫出来的泡;在武夷山,做“烟熏小种”时,她一夜都在弯腰劳作,把那条长长的“茶青龙”从头抖到尾,马尾松烧出的松烟给茶注入硬朗的筋骨与明亮的高香,可也把制茶人熏得眼泪直流;在贵州平坝,为了将蒸软的古树红茶填装进刺梨的果实里,她必须忍受“万箭穿手”的疼痛;而以“九窨手法”去做茉莉花茶时,她九个晚上都在“做夜工”,因为采来的茉莉花蕾会在凌晨一两点钟盛放,那才是窨制花茶的好时机……而一旦能做成好茶,这一切又算得了什么呢!采摘满是芒刺的刺梨果实时,布依族姑娘教她唱“好花红,好花红,好花生在刺梨蓬”;特意带着新制的“春雨樱桃红”去溪流边试茶,她与小伙伴坐在溪中的大青石上,一口茶,一眼春光。做好了“龙柚茶”也是生活中的得意时刻,将半斤陈年乌龙茶填装后,乌黑油润的龙柚饱满如玄铁,逐一扎上红色冲天小辫封口,观之犹如头扎红巾的黑衣侠客在聚会。在约茶、斗茶之时,取出一枚硕大的龙柚,瞬间便有号令江湖的帅气。
在她心目中,茶不仅来自成熟的六大茶系,更来自植物的花、茎、叶、果,以及随心自取、和合而成的夺目之味,它还是一张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梦之网”。哈尼族的阿卡姐姐曾用山间植物编织一张“好梦之网”送给悦木,说“挂在门后,可以将夜晚的不安网住,一觉到天明”。而《中国植物的味道》这本书,正是悦木耗费十年时光为读者织就的一张“定心之网”,它是韧性十足的,也是芬芳四溢的,它生发醍醐灌顶的温暖,打通人的任督二脉,让人充满正念,充满安宁与治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