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代接力守护帕米尔70余年,在边防线上谱写忠诚之歌

  “人民卫士”、塔吉克族护边员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三代护边70余年——

  “高原雄鹰”接力守护帕米尔

  ■中国国防报特约记者 胡 铮

  秋天的帕米尔高原,空气冷冽。雄伟的慕士塔格峰,静静俯瞰着大地。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获得“人民卫士”国家荣誉称号的第二天,记者来到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见到72岁的巴依卡老人。

  巴依卡家的小院子坐落在雪山脚下,大门两边悬挂着爱国拥军教育基地、喀什地区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等牌子。

  走进家中荣誉室,“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等荣誉证书摆满房间。

  “扎根帕米尔,忠诚戍边关。”70余年来,巴依卡一家三代接力为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当向导,共同守边护边,在祖国边防线上谱写了一曲忠诚之歌。

  

  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地标“帕米尔雄鹰”。胡 铮摄

  “没有国家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

  中秋节前一天,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迎着朝霞再次踏上熟悉的巡逻路。

  70余年来,这条巡逻路上,留下了他们一家三代人牵着牦牛奋力前行的身影。

  这里位于中国版图最西端,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接壤,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雪峰连绵,含氧量不足平原的一半,风力常年在七八级以上,被称为“生命禁区”。

  1949年12月,红其拉甫边防连成立。起初,哨卡建在高原上的雪窝里,官兵巡逻时常在风雪中迷路。其中,去往吾甫浪沟的巡逻路尤其艰险。“吾甫浪沟”,塔吉克语意为“死亡之谷”,巡逻时要翻越8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达坂,穿过一片又一片乱石滩,蹚过一条又一条冰河。现代交通工具无法通行,一般骡马不肯前进,被誉为“高原之舟”的牦牛就派上了大用场。

  官兵不熟悉地形边情,急需经验丰富的向导。这时,塔吉克族牧民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站了出来,主动请缨给连队当向导,和官兵一起骑着牦牛去巡逻。

  凯力迪别克家常年饲养牦牛,熟悉牦牛习性,了解当地气候和自然环境。此后数十年,凯力迪别克和边防官兵一起走遍了红其拉甫边防线上每一块界碑、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沟,结下了深厚情谊。

  一头牦牛、一匹马,一根皮鞭、一个望远镜,当向导、守边防——从那时开始,西陲边境线上,出现一批义务向导的身影。

  1972年,年迈的凯力迪别克将向导的担子交给了儿子巴依卡。“父亲说,是解放军把粮食、柴火和药品送到我们牧民手里,还帮着修房子,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帮助解放军守边防,就是守护我们的家。”巴依卡曾回忆道。

  巡逻路上,巴依卡与官兵一起爬冰卧雪、修葺界碑,甚至直面生死。

  1997年,提孜那甫河水暴涨,巴依卡被湍急的水流冲击,从牦牛上掉下来摔在大石头上,受伤3个月后才痊愈;1999年,巡逻队遇到罕见暴风雪,巴依卡在零下30摄氏度的寒风中冻伤,军医拼尽全力才保住他的双腿……尽管屡屡遇险,巴依卡一直坚持巡边护边,他的理由,质朴而笃定:“巡逻是国家的事情,也是牧民的责任。没有国家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

  后来,和巴依卡一样的义务向导有了专属称谓——护边员。

  20世纪80年代,军地从爱国拥军意识强、守边护边能力好的群众中选拔护边员,义务协助护边。一座毡房就是一座哨所,一名牧民就是一名哨兵。如今,在新疆漫长的边境线上,护边员队伍日益成为守卫边境的重要力量。

  2001年,巴依卡将儿子拉齐尼送到部队,成为原喀什公安边防支队塔县大队机动中队的一名战士。两年服役期满,拉齐尼放弃留在县城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

  2004年,拉齐尼接过护边员的接力棒,第一次巡逻吾甫浪沟。这次,巴依卡一路同行,将自己手绘的“巡逻图”交给拉齐尼。图中标注了险段、坡度、宿营点……

  这一年,拉齐尼光荣入党。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尽我所能,为人民、为祖国多做好事……”

  “祖父和父亲的精神鼓舞着我雄鹰般飞翔”

  “南湖红色的光照亮帕米尔高原,在晨曦中,我的祖父凯力迪别克露出笑颜……他视巡边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和担当,祖父这种精神是我家的一盏明灯……祖父和父亲的精神鼓舞着我雄鹰般飞翔,我以钢铁般的意志,日夜巡逻在冰峰雪岭间。”这是拉齐尼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创作的诗歌《南湖》。

  短短的诗行,是拉齐尼一家忠诚戍边的写照,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的深情告白。

  现在,已退出护边员队伍的巴依卡,一直珍藏着一根巡边时用过的皮鞭,上面刻着一串特殊的数字——“2021.1.4”,拉齐尼牺牲的时间。

  2021年1月4日,正在喀什大学参加培训的拉齐尼奋不顾身救起一名不慎落入冰湖的儿童,生命定格在41岁。“失去儿子我心里特别难过。但他是为救人牺牲的,我为他感到骄傲。”巴依卡说。

  不久,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拉齐尼“时代楷模”称号,中共中央追授拉齐尼“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我的命是拉齐尼救下的。”曾在红其拉甫边防连服役的裴涛回忆起2011年那次生死救援。

  巡逻途中,天气骤变,大雪没过了牦牛腿。走在队伍最前面的牦牛滑了个趔趄,裴涛被甩下来掉进雪洞,雪洞随时可能垮塌。危急时刻,边防官兵和拉齐尼一起奋力救援。拉齐尼脱下衣服打成结,系成绳子,趴在雪地上用了两个多小时才将裴涛拉了出来。拉齐尼体力透支,被冻得昏迷过去,在县医院抢救多时才苏醒。

  “在连队,官兵都亲切地称他老大哥。他总是把连队的事、官兵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在我们需要他的时候,他总能及时出现。”红其拉甫边防连二级上士苗广林说起官兵心中的拉齐尼。

  2020年春节前夕,大雪封山。红其拉甫边防连前哨班的蔬菜吃完了,食用油即将告罄。可去前哨班的盘山路极其险峻,被称为“生死九道弯”,车辆无法通行。正当官兵一筹莫展之际,拉齐尼牵着3头牦牛出现了,他冒着风雪给前哨班送来补给和年货。

  一次巡逻途中,队伍遭到暴风雪袭击。凭借对地形的熟悉,拉齐尼带着官兵找到一处避风的山谷宿营。夜里,大家在严寒中咬牙坚持,拉齐尼用父亲教过的方法,把15头牦牛聚集起来形成一堵厚厚的“墙壁”,阻挡寒风。官兵紧挨着牦牛取暖,度过了那个风雪之夜。

  “现在条件好多了,这种情况很少出现了。”喀什军分区领导介绍,近年来,巡逻线上建起了执勤工作站、惠民驿站,护边员配备了摩托车、对讲机等,工作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军分区还携手某陆航旅开辟高原巡逻航线,所属边防连队均可到达。

  巴依卡看到了拉齐尼一直期盼的事。

  2018年,拉齐尼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围绕民生实事、国防建设积极建言献策。他曾在一份议案中建议,适当提高护边员待遇、扩大护边员队伍、加强边境管控,实现护边员队伍“留得住、守得住”。现在,护边员不仅有护边员补贴,还有国家惠民补贴、草场补贴等。

  

  图1: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左)与边防人员行塔吉克族吻手礼。 资料照片;图2: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抚摸儿子拉齐尼·巴依卡的雕像。马学智摄;图3:拉齐尼·巴依卡(右)为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当向导。王 烈摄;图4: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为预定新兵讲护边故事。张 洋摄

  “英雄的名字,是我们奋进的路标”

  在红其拉甫边防连营区,一个个荣誉灯箱矗立道路两旁。拉齐尼和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的大幅照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拉齐尼不仅对家乡有感情,对边防有感情,对连队也很有感情。”巴依卡说。2022年,巴依卡来到红其拉甫边防连,将一套特制的马鞍送给连队,完成拉齐尼的遗愿。

  这套马鞍是拉齐尼生前为方便边防官兵学骑牦牛专门定制的。牦牛和军马体型不同、性情有别,用普通马鞍套在牦牛背上骑行,不舒适也不安全。新战士下连后,有一套舒适的马鞍,骑牦牛就稳当多了。

  一套定制马鞍,几多鱼水深情。这几年,连队官兵休假探亲途中都会自发去探望巴依卡老人,陪老人聊聊天,说说连队的变化,关心老人的生活,如同亲人一般。

  “他总是很细心地给我们讲解巡逻路线、分析路况,还教我们分辨天气情况。”经常和拉齐尼一起巡边的护边员都巴斯·库尔布尼克介绍,拉齐尼经常提醒年轻的护边员们,要和边防部队保持联系,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告诉连队。

  受拉齐尼一家三代守边护边事迹的影响,越来越多塔吉克族群众加入护边员队伍,米尔班夏·库努西就是其中一个。

  两年前,达布达尔乡大学生米尔班夏·库努西从内地学校毕业,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护边员。“英雄的名字,是我们奋进的路标。守边护边,就是守护我们的幸福生活。现在家乡发展越来越好,回乡创业的机会也更多了。”米尔班夏说。

  过去,牧场只有毡房和土房子。现在,牧民住进了新房,牦牛等牲畜也有了温暖的“新家”。从“深山放牧无定所”到“大山深处有我家”,曾经的深度贫困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2019年整体脱贫摘帽。一个个产业落地、一个个景区建成,现代化的学校、大桥都建了起来。山乡巨变,正吸引越来越多有志青年返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这样红……”离巴依卡家不远,提孜那甫乡小学常常响起拉齐尼最爱的这首《花儿为什么这样红》。2021年3月,为弘扬拉齐尼热爱祖国、对党忠诚、心怀大爱、舍己为人的精神,这所学校更名为“拉齐尼小学”。如今,学校原样保留了拉齐尼读书时的一间教室,将其建成开展教育活动的红色课堂。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家,这是56个民族的家”

  9月15日,一队即将入伍的塔吉克族预定新兵,来到巴依卡家的荣誉室,围着老人听他讲护边故事。

  “国家又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总担心自己作不出更多的贡献。现在来我家院子参观学习的人越来越多,能让更多人了解新疆、关心国防、守卫边防,我感到很欣慰。”巴依卡老人说出自己的心声。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文旅局领导介绍,2022年,塔什库尔干红其拉甫机场正式通航,尤其是今年9月20日起,红其拉甫口岸由季节性开放转为常年开放,很多游客慕名而来。今年以来,自驾和乘机来旅游的游客是往年的5倍以上。

  巴依卡家的荣誉室成为许多游客专程来打卡的地方,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近百人。

  以前,荣誉室是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小房子。2017年,当地政府帮助修缮巴依卡家,升级改造荣誉室,陈列了巴依卡一家三代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奖杯,巡边护边的图片、视频资料,牛鞭、马灯等物件。巴依卡也成了荣誉室的“讲解员”。

  “他们来,我很高兴,能一起交流说说话!”每每迎来参观的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和游客,巴依卡脸上都挂满笑容,不厌其烦地讲解介绍,他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家,这是56个民族的家。”

  前不久,从上海来的一家三口被满墙的巡边照片和满屋的荣誉证书所震撼。正在读初二的张亮亮告诉记者:“巴依卡老人一家的感人事迹和红其拉甫国门的威武壮观,让我对卫国戍边有了直观的感受。我和老师同学分享所见所闻所感后,他们都想来看看。”

  除了在自家的小院子迎接八方游客,巴依卡还抽空到边境牧区,向年轻护边员讲述军民团结故事、介绍守边护边经验。

  拉齐尼军警民联合执勤工作站是他常去的地方。工作站里开辟了一个爱国守边传承馆,保留有拉齐尼生前住过的宿舍,展示了巴依卡一家的事迹。

  工作站建在海拔4200余米的雪山上,原为提孜那甫乡军警民联合执勤工作站,2022年改为现在的名字。工作站大门前矗立着拉齐尼的半身雕像。“人人争做拉齐尼 人人都是拉齐尼”的红色标语,印刻在每个人的心间。

  

  拉齐尼·巴依卡(左一)在巡逻间隙弹奏民族乐器。胡 铮摄

  鹰去山还在 山在鹰还来

  ■郑蜀炎

  边防是一种地理概念,亦是一种政治概念。在史学家眼里,这里是千年沧桑凛冽的“历史现场”;在作家笔下,则为横刀纵马的“兵家必争之地”……

  而我更喜欢古代兵书冷静的描述:“边之域,士以戍。”说的是因为有了戍卫之士,天遥地远的边塞疆域,才从地图上标注的线条符号,变成具有特殊价值承载的雄关要隘,以“形胜壮山河”的风姿嵌入万里江山,成为流动的诗、有形的史。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塔吉克族护边员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获得“人民卫士”国家荣誉称号。

  一个国家的荣誉,庄重地授予一个普通的护边员,灿然耀眼的国家勋章凝聚着我们国家特有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由此想到一个体现中国文化独特审美的词——家国天下。在中国人的认知框架里,泱泱大国的苍天厚土与故土家园的稼穑岁序,从来都是融为一体的。煌煌国家史册里壮怀激烈、天下兴亡的书写, “匹夫有责”的篇章总是令人“颇倾肝胆”、心向往之。

  家国情怀,从来都是“中国故事”的精神根脉和感情逻辑,这种情怀让人想起一个具有质感的词:壮美。

  国门、国防、国家、国土、国民……

  这些响当当的“国字号”词语,在边防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位位像冰峰一样沉默的各族群众,如土地一般质朴的百姓人家,用血脉印证和注疏、用生命描绘和标识的江山风景与版图。

  士志于道。在古文字里,“首”代表一个人,“道”则表示一个人在走。保家卫国、爱国守边、国强民富……这些道与理在各族群众眼里不是口号,而是透彻于心的认知和领悟。正因如此,迎风踏雪仗剑前行在万里边关,是他们无悔的选择,亦是坚毅的志向。

  “万山堆积雪,积雪压万山。”这是人们对帕米尔高原上红其拉甫边防线艰苦自然环境的描述。70余载悠悠岁月、三代人不悔青春,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在雪峰繁星、高原阔野的风雪跋涉间,在国旗飞扬、界碑耸立的峥嵘壮行中,坚如磐石地守护着这里……

  岁月如碑。碑上不仅书写着泉石激韵的光荣与梦想,还镌刻下义无反顾的奉献与牺牲。

  碑凝岁月。一曲塔吉克族民歌如风扑面,拨动心弦——鹰去山还在,山在鹰还来。

  与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三代并肩风雪兼程、巡逻守边的边防官兵,为不穿军装、共赴生死的战友写下这样的诗句:“青春从来属于风,一直在鲜红的国旗上扬动。”

  吟诗闻鹰笛。鹰笛,塔吉克族群众用鹰的翅骨做成的笛子。对其不能用婉转、清丽这些词来描述,唯有高亢、激越、锐势之音色,才是鹰笛穿石裂云的旋律。

  此刻听来,如高原雄鹰掠舞风雪的翅膀,如国门边关高扬漫卷的红旗……

  

Tags: